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1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安全工作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家长的迫切意愿,也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频发,如校园暴力、食品中毒、疾病流行、火灾等等。因此,不断增强学校的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学校应急管理水平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县学校基本概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15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49所),在园幼儿26382人;普通中小学314所(其中小学284所、初级中学25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在校生90294人(其中普通高中7241人,职业高中1852人,初中**0人,小学61279人,特教学校32人);现有小学教职工2543人,初中教职工1242人,普通高中教职工560人,职业高中教职工72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10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41人,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28人。
二、目前校园应急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学校领导主观上容易淡化对事故危害性的认识,对应急管理工作不重视,认识不够到位,忽视了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局限于完成上级部署的规定任务;应急教育方法单一,局限于单纯靠学校系统传达落实文件条款。还有部分领导把突发事件看作一种非常态,事情平息即意味着事件结束,往往付出高昂的代价。个别学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还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应急干预机制还没有普及。
(二)应急管理缺乏全局规划,没有相应的预警方案
在宏观层面,目前没有将应急管理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微观学校管理层面,学校没有完善的应急管理预警方案,没有应急管理的财政预算和物质储备,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急处置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往往造成大的浪费和损失。
(三)应急宣传教育比较薄弱
就我县突发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学校安全事故大多是学生安全知识缺乏间接或直接引起的,受传统教育体制等因素制约,安全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学生安全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淡薄。虽然学生随着年龄、学历的增长,具有相应的判断和识别能力,但多数学生对安全知识了解、掌握得不深,主观上存在过于自信或麻痹大意,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个别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学分,对学生安全宣传教育重视不够,应急宣传工作仅停留在表面。
(四)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水平较低
一是少数学校应急预案质量低,操作性不强。有的照搬照抄上级的和他人的应急预案,依葫芦画瓢;有的大部分篇幅是原则性用语,上下一般粗”,可操作的实际内容少;有的执行主体不明确,预案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有的文字冗长,拖沓繁琐,没有结合实际与学校的情况来写。二是学校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滞后。有的学校应急预案制定后就束之高阁,对预案不公布、不宣传,对预案中规定的处置原则、要求、程序及技能等不进行培训,更不结合实际进行演练,使预案成为摆设”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挡箭牌”;有的在预案实施后发现有不适应之处,也不进行修订、完善,致使预案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不强。
三、推进校园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校园应急管理的组织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校园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对各学校年终考核的内容,并要求学校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涉及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做出决策;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工作组赶赴现场实施抢救、抢险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其主要工作职责:一是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紧急状态下的具体协调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期,在学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落实应急管理小组的决策,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行动,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对策建议。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2
为更好的进行延时保育服务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延时保育服务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延时保育服务活动在我园安全有序开展,根据我园的安全工作制度,特制订延时保育服务活动的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延时保育服务工作以满足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延时保育服务的需求、以改善民生为原则,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园积极参与,达到为家长幼儿服务的目的。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确保延时保育服务活动在我园安全有序开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唐红燕
副组长:尹光辉、邓艳君
组员:李友红、聂丹、吴佳、蓝红燕、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友红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检査、了解、监督、管理各班级延时服务活动安全情况、建立“延时服务幼儿名册”、领导小组值班安排、安全台账、应急预案、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修等。
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及具体参与服务的教师,应负责认真关心、如实记录幼儿延时服务时段的状况,増强对幼儿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教育,发现情况与问题及时与组长、副组长沟通。
三、安全保障
1.幼儿园园长是看护工作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的安全;其它班子成员及时检査、了解、监督、管理各班延时服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幼儿园与延时服务工作人员签订岗位责任书,明确延时服务责任,延时服务人员对被服务幼儿承担安全直接责任。
3.延时服务工作以保障幼儿安全为主,在延时服务时段内的一切活动都以幼儿安全为出发点,以游戏为主,延时服务人员应该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安全要求。
4.安稳办经常开展维修和护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在延时服务段时间内的安全。
5.各班建立健全“延时服务幼儿名册”并报安稳办,各班级要对在册的幼儿每天点名,未到时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
6.由值班领导填写安全台账,认真、如实记录幼儿在延时服务期间的状况,一旦出现情况,应根据预案的规定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安全事件处理办法
1.服务活动中,凡出现受伤情況,在场指导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
伤者进行处理,了解幼儿情况、判断伤情,及时向安稳办、保健医生
汇报,严重者由保健医生和指导教师及时送卫生院观察台疗或打120
急救,安稳办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及园长。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3
一、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协调一致,服从全局,紧急处置,权责一致。
二、地震分类:
根据地震强度和其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程度分为5类:
一类: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相当于本地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或距本地100千米范围内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
二类:严重破坏性地震。相当于本地发生5.5-6.0级地震,或距本地100千米范围内发生6.5级以上的地震。
三类:中等破坏性地震。相当于本地发生5.0-5.5级地震,或距本地100千米范围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
四类:一般破坏性地震。相当于本地发生4.5-5.0级地震,或距本地100千米范围内发生5.5级以上地震。
五类:强有感地震。相当于本地发生3.5―4.5级(含4.5级)地震,一般不会导致人员伤亡,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三、事权划分
1,震后应急按地震分类实行分级负责制。
2,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地震应急工作由上级幼教管理机构负责:
3,五类地震应急工作由各园自行负责。
4,各幼儿园在实施地震应急工作中,须随时将了解到的震情、灾情向上级幼教管理机构报告,并酌情提出救援请求。
四、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主要职责: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实施抢救行动;收集上报灾情、保证幼儿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幼儿园还要成立抢险救灾组、通讯组、交通组、医护组等组织机构,下设组长及成员。分工负责,紧急处置。
五、应急措施:
1,教师要沉着冷静地面对地震,不能惊慌失措,要先保护幼儿。
2,发生地震时,要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有序组织幼儿避震。
3,平时要训练幼儿地震中的逃生及自护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4,教育幼儿遇到地震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绝对听从老师的指挥。
5,指挥幼儿在相对安全地带避震:
①如果在室外活动要把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
②如果在室内,地震时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应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坚固的桌、柜、钢琴等旁边,或房间内侧的墙角。如果正值午休要尽快叫醒幼儿,并组织幼儿躲在教室上述地方,注意: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
③注意保护好头部,可用枕头、小棉被或书包顶在头上。
④注意保护眼口鼻。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6,教师应时刻与幼儿在一起,及时给幼儿心理上的安慰。
六、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发生后如果能撤离要迅速组织教职工及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由通讯组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抢险救护人员及医护小组要实施救助工作。其它水、电等维护工作由幼儿园协调组织并做好师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谣言。
七、其它
1,要求各园长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切实把保护教职工及幼儿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地震发生后一定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脱岗和。凡因不负责任,造成幼儿园财产和幼儿生命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2,幼儿园内必须坚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4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园接到市、区教育局文件后,思想高度重视,为搞好本次宣传月活动,专门成立了宣传活动月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由卢小君书记任组长,业务园长、保教园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门卫、门房老师任成员,具体安排和协调全园安全活动月工作,使本次活动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有主管,问题有落实,还明确规定了由负责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及布署,各部门及各年级组长全面协助,全体师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方针。
二、措施有力,安排周密
针对今年“安全教育月”活动主题和临近暑期全体师离园在家等特殊情况,我园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原有的安全制度,制定详实的“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1、健全和完善常规安全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每天行政值班巡视制度;门房保安人员工作制度;档案室和仓库保管室安全防范制度,尤其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保管和使用作出特别严格的规定;各部门防火制度,配足配好消防器材,责任到人;幼儿入园、离园管理制度;幼儿食堂各类食品的采购、存放、保洁、核价制度、大型集合集会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等。
2、制定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在的六月初的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认真传达了国家、省、市电视电话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切实加强全市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武政办电【2010】3号)文件精神和区教育局下发的各项安全工作文件,随后成立了本园安全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结合6月份幼儿园工作安排和不同年龄幼儿工作的特殊性,在制定方案时,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突出形式的多样性、深入性,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二是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培养幼儿自我防范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本园财产安全。
3、加大投入,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改善硬件,堵塞管理漏洞。如新聘保安人员2名,设立保安室,配置警棍、辣椒水喷雾剂、防爆钢叉、防砍手套各2套等安保设备,每天增加安全值班人员3人;对全园基础设施设备、用电、用气、用水及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及不安全因素逐一整改,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万余元在操场铺设橡胶地垫,确保幼儿活动场地的安全。
4、加强食堂卫生监督工作,组织专人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堂的食品采购、餐具消毒和食品加工过程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6月初,本园安全宣传月活动小组领导深入食堂突击检查食品卫生,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向供货方索证制度,并签定安全责任书,杜绝带病工作和“三无”产品进入校园,严防群体性食品卫生事件的发生。
5、加强对设施安全的检查。6月中旬,本园安全领导领导小组两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校园各个角落,对全园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尤其是教学楼、幼儿寝室安全用电等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定于本学期暑假对全园教学楼、旧行政楼的用电线路进行重新的更换。
三、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活动载体,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1、召开班主任工作会,布署落实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安排,向全体幼儿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学生安全知识简明读本近九百份,并要求各班围绕“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爱护孩子”为主题,上一节安全知识教育课,普及宣传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特别是假期幼儿安全知识。
2、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的要求,在教学楼悬挂“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横幅,在园门口张贴宣传牌“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在幼儿园橱窗、班级家长园地上以漫画、照片、图片文字等形式布置一组宣传板块,深入浅出地将安全知识普及幼儿;在各个楼梯口设立安全标语,如:“上下楼梯慢慢行”、“游戏不蹦跑”、“相互推搡危险多”等。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5
意识,建章立制,加强管理,配合消防部门制订相应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将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
一、要加强对园内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加强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做好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的发生,保护师生员工的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非常重要,在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同时,应加强教职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幼儿园火灾的发生。做好此方面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规定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教师职工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答卷考试。
2、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师生员工了解本岗位的防火措施,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会冷静处理组织幼儿疏散,会简单的自救办法,灵活地进行自我救护。
3、每月组织两次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部位坚持每日检查、巡查制度,并建立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加强复查,责任到具体责任人。
4、保障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随时畅通无阻,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5、组织教职工、幼儿开展消防演练,请专业消防人员给教师作报告。
6、加强消防器材管理、养护,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二、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维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只单方面强调成人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幼儿形成保护自己生命的安全意识,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在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时,应尝试应用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如进行现场模拟演习,让幼儿将自己所获取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自觉的现实行为。
为了将幼儿获得的相关感性经验转移为实验,幼儿园应开展现场模拟演习。在模拟着火的场景中教师投放电话、毛巾、毛毯、绳子、灭火器等材料,当火警警报响起的时候,幼儿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当时火势的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逃生和求救的办法:迅速选择有安全标志的出口,用毛巾捂住鼻子弯腰离开火场”;或则站在阳台挥动毛巾呼救……演习结束时,教师应组织幼儿一起互相交流和评价,使那些在现场中没有找到正确逃生方法的幼儿获得了正确的经验。通过现场的模拟演习,使幼儿正确的生活经验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而且有助于幼儿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付之以行为。从而取得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制订灭火预案,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自救并及时组织幼儿逃生。幼儿园突发事件包括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
制订相应措施,及时抢救,会使事故造成的损失、伤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建章立制,用规章制度来规范防火工作。
1、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并由幼儿园领导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成立幼儿园义务消防抢险应急小组,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内展开自救和幼儿的疏散。
2、每天值日领导和值周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在校门口、学校校园、教学楼走廊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
3、禁止幼儿玩打火机、火柴等火具,违者通报批评,对涉及的班级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扣分。值周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在校园内上述违规现象。
4、加强幼儿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5、幼儿园定期不定期进行各校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校园的安全隐患。每学期期初、期末都必须就幼儿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并相互进行复查。
6、幼儿园建立安全例会制度,每月工作会议必须对上一月的安全工作进行小结,并就下一步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全体教师安全工作例会每季度开一次。
7、建立安全工作台帐制度,按年初制定的幼儿园安全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
(二)、制订具体安全事故救助应急预案
事发现象:发生火灾、爆炸事件
救助方案:当发现幼儿园发生火灾或爆炸时,值班人
要立即拨打119报警。报警要将本单位的位置等信息提供给消防部门。
具体的报警语是:这里是××幼儿园,发生了火灾,火势(较大或具体情节),火灾的具置是(教学楼或其它)的是第×层楼,是——(电火、其它物质着火),现在火已经——(着火的现象)。请赶快来救火。我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我穿××衣服。
1、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如有人员伤亡要同时呼叫120急救,并立即向区教育局和区政府报告。
2、抢险应急小组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幼儿园应急抢险小组全部成员到位,组织疏散师生,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4、应急抢险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先行组织第一轮灭火,消防人员到达后在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6、现场积极协助120急救中心做好受伤人员救护和医疗器械用具的搬运、输送工作。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篇6
为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和良好校园秩序,确保我街道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坚决防止类似案(事)件的发生,现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1、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的安防队伍建设。在前期开展“110”护校、校园巡控值守的基础上,实行“一校一警”、落实执勤民警实名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深入校园班级为广大学生讲授日常安全防范、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等相关知识,增强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每所幼儿园必须配备门卫人员不低于2人,要求责任心要强,年龄不能高于55周岁,并且配备防范器械,加强值班,加强校园的巡逻守护;学校、幼儿园要建立教职工治安防范保卫队伍,做好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的护接护送工作;在上、放学时间,各社区安排夕阳红巡逻队伍在幼儿园门口义务护送。要依托学校值班室或门卫室设立校园警务室,上、放学时间在校园门口见到警察,在重要路段见到警车,在重要部位见到警灯,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
2、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防范。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加强门卫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巡逻防范、交接班等制度。落实校园门卫查验制度,上课期间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外来人员准入登记制度,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内。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接送幼儿制度,防止发生冒领幼儿等事故;落实校、园食堂、教室、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火灾、坍塌、中毒以及挤压踩踏等事故;要切实加强校园内的巡逻防范工作,提高警惕,加强紧迫感,发现异常情况,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处置。
3、切实加强校园技防设施的安装和完善。在校、园大门、围墙、宿舍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报警等技防设施,确保作用发挥;各幼儿园务必要在5月底以前全部安装技防设施,并且与所在辖区警务室联网,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公安机关能够快速反应,迅速行动。
4、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清理校门口及周边违法违规经营的出租房、网吧、电游室、录像厅、歌舞厅等;集中整治学校门前及周边交通秩序混乱、“黑出租”揽客营运及其他危及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的问题;加强校车管理,加强驾驶员的培训,禁止超载。要保证每辆校车、学生班车车况良好,并在每辆校车上派遣安全员,在学生上、下车点护送。
5、全面开展高危人员排查、化解、管控工作。要对高危人员、有可能铤而走险、采取极端报复社会、制造影响的重点人员,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风险评估,确定责任人,进行疏导化解,密切管控,坚决防止发生因漏管失控导致伤害师生事件的发生;重点抓好对校园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点人员的管控。
6、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将应对处置校园侵害事件纳入应急处突机制,制定校园安全应急处理、现场处置、媒体导向等应急处置预案,固定力量,开展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响应处置、有效控制,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要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快速反应、应急处突的能力。
二、切实加强领导,联动互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幼儿园要将加强安全防范保卫工作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定期研究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
2、加强协作配合。街道综治办、教委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与学校、幼儿园形成工作合力,协助督促学校、幼儿园做好安全防范保卫工作。及时排查治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安全防范,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6篇) 】相关文章: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课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6篇) 2024-08-08
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6篇) 2024-08-08
新公共管理论文(6篇) 2024-08-08